王廷瑋|數位醫療|智慧醫療: 碼農新生:Johns Hopkins電腦科學碩士的第一堂課 WFU

2024年8月26日 星期一

碼農新生:Johns Hopkins電腦科學碩士的第一堂課

作者:王廷瑋


第一幕:起跑線上的領跑者


剛踏入Johns Hopkins電腦科學碩士課程的第一天,我就如同參加百米賽跑般,在起跑線上就已經領先一步。憑藉著與舊識快速組隊的優勢,我們團隊宛如一支訓練有素的接力隊,每次作業和專題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完成。這種領先優勢就像是滾雪球效應,越滾越大,推動著我們持續保持高水準的輸出。

誰說第一印象不重要?在這裡,它可是決定了至少一半的成敗!


第二幕:在團隊與個人之間尋找平衡


在這場學術馬拉松中,我們就像是在走鋼絲的特技演員,必須在兩個看似矛盾的目標之間保持完美的平衡:

一邊是「群雁齊飛」—— 與同儕協作,互相砥礪,形成一個強大的團隊。我們像是一群遷徙的候鳥,彼此呼應,共同前進。

另一邊則是「獨木成林」—— 培養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,鍛煉自己成為一棵參天大樹。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像是孤獨的探險家,在未知的知識叢林中開闢自己的道路。

雖然我們也像考古學家一樣,不斷地在網絡的汪洋大海中尋寶,但面對的卻是全新的未知領域。這種體驗,讓我們如同踏上月球的太空人,為未來探索未知做好了充分準備。

Johns Hopkins的EP課程就像是一間精品店,堅持小班教學,保證每位「顧客」都能得到VIP待遇。我們這些「顧客」被分成幾個小組,既能互相參考,又能在追求卓越的路上齊頭並進。畢竟,長期來看,大家的表現總會回歸平均。所以,一開始就需要像設計師般精心規劃,為自己的作品注入獨特的靈魂。

在這個過程中,我們既要學會在團隊中協作,又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。這種平衡,就像是在煮一鍋完美的湯 —— 每種ingredientient都要恰到好處,才能激發出最佳的風味。


第三幕:多元共生的團隊生態系


我們的團隊簡直就是一個微型聯合國!兩個白人、兩個華人;兩個電腦科學本科生、兩個生物醫學背景的「異類」。這種多元組合不僅能互補,更能激發出意想不到的火花。電腦科學本科生就像是專業的建築師,精通程式架構與項目管理;而我則是一名出色的室內設計師,擅長報告呈現、抽象思考與文件整理。

白人隊友彷彿天生的社交達人,表達能力一流;華人則是細節控,計劃執行起來一絲不苟。在這個團隊裡,我們就像在參加一場跨文化交流會,每天都在互相學習,共同成長。


第四幕:軟件工程的真相大白


誰說軟件工程就是整天對著電腦敲代碼?那只是冰山一角!在AI大神的加持下,老師甚至豪言:「任何項目的代碼部分,2-3天就能搞定!」

軟件工程的精髓,其實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舞台劇。從編劇(項目策劃)、選角(團隊組建)、劇本(需求分析)到舞台設計(系統架構),每一個環節都不容忽視。而寫代碼,不過是演員上台表演的一小部分罷了。最後,還有品質把關、彩排(測試)和長期演出(維護)等諸多工作。

這台大戲中的每一個細節都環環相扣,一旦早期出現任何紕漏,後期都可能釀成無法挽回的災難。所以,軟件工程師其實是集編劇、導演、演員於一身的全能藝術家!


尾聲:AI,我的得力助手


每次完成作業,我們都要寫下學習心得和AI應用體驗。目前看來,AI就像是一個永不疲倦的超級助理,能夠迅速完成各種任務。但它並非萬能,有時輸出的結果並不盡如人意,需要我們不斷溝通和校正。面對複雜問題時,人類的智慧仍然是不可或缺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