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二十一世紀資本論》是由托馬·皮凱提教授所著,這位學術界的"神童"22歲就取得了博士學位,隨後前往麻省理工學院任教。然而,由於他的理念與美國學界格格不入,皮凱提決定回到祖國法國,並在多年後完成了這部令人歎為觀止的巨著。
延伸理論,創新研究方法
本書的核心思想延伸了顧志耐的理論,將其置於更龐大的時空背景下進行驗證,並與馬克思等學者的理論進行辯證。皮凱提的創新之處在於,他跳脫了過往經濟學理論性的推導,轉而使用真實世界中更大規模的資料庫來驗證假說。這種研究方法本質上也是一種實證的資料科學。
數據驗證假說:學術研究的底層邏輯
"將過去的假說進行更廣大的時空範圍資料庫驗證",這可以說是學術研究的底層邏輯之一。無論是在醫學領域還是人工智能領域,通過收集更大範圍、更長時間跨度的數據來驗證假說,都是推動研究進展的重要方法。在人工智能時代,數據就是一切。如何將過去研究的假說用更大範圍的資料進行驗證,無疑是一個很好的研究出發點。
資本主義帶來的不平等之謎
皮凱提的研究結果顯示,資本主義帶來的不平等主要受到趨同因素(如知識傳播和技能培訓)和趨異因素(如高所得族群的脫鉤、資本所得報酬大於經濟成長)的共同影響。如何調控這些因素,是消弭不平等的關鍵所在。然而,背後錯綜複雜的影響機制,卻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。
資本主義第一定律:一個有趣的公式
皮凱提提出了資本主義的第一條定律:資本在國民所得中的占比,等於資本的平均報酬率乘以資本與所得的比值。換句話說,一個國家的資本存量相對於其所得的比例,乘以資本的平均報酬率,就等於資本所得在國民所得中的占比。資本平均報酬率,正是影響資本相對於總體所得的關鍵因素。
個人財務自由 vs. 國家經濟困境
從個人層面來看,實現財務自由的秘訣就是讓被動收入大於主動收入,即資本所得大於勞動所得。假設資本平均報酬率為5%,那麼只要攢下10年的工資,就可以實現財務自由了。但從國家的角度來看,資本與所得的比值並非越高越好。當國民儲蓄率越高、經濟成長越低時,資本與所得的比值就會上升,進而加劇財富不平等。長此以往,再怎麼努力工作也難以改變收入分配格局,經濟成長將會下降,財富分配的失衡最終可能引發政治衝突和戰爭。
資本結構的變化與資本重要性
通過分析英、法、美等國的長期數據,皮凱提發現,儘管資本的結構發生了變化,土地資本被工業資本、金融資本和不動產資本所取代,但資本在國民收入中的比重並未下降,資本的重要性並未減弱。影響資本與所得比值的關鍵因素,是一國的儲蓄率和經濟增長率。而富裕國家自1970年代以來的資本復甦,最重要的長期原因就是經濟增長放緩。
從世襲社會到才能社會:不平等的結構變遷
從個體層面來看,不平等的現象古已有之,只是其結構發生了變化。我們從"世襲社會"走向了"才能社會",不平等的根源從靠祖蔭吃飯,變成了靠個人奮鬥和才幹。然而,這並不意味著不平等程度的下降。相反,隨著"超級經理人"的出現,勞動所得的不平等日益嚴重;而資本所得的不平等在二戰後曾一度下降,但如今又捲土重來,甚至有愈演愈烈之勢。
皮凱提的解方:從社會國家到全球資本稅
面對資本主義的種種弊端,皮凱提提出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,如建設社會國家、實行累進所得稅、開徵全球資本稅等。然而,由於政治經濟的複雜性,這些方案能否奏效尚未可知。
知識改變命運,但資本主義的未來仍撲朔迷離
作為一個經濟學門外漢,我無法對皮凱提的理論做出專業判斷。但有一點是明確的:知識才是改變命運的關鍵。通過知識傳播和技術進步來提高生產力,或許是我們對抗不平等的最佳武器。而在國家層面,如何避免高收入群體的脫節、制定合理的政策和稅收制度,將是控制財富分配失衡的關鍵。
正如馬克思所言,資本主義存在着內在矛盾,但我們尚未找到一個更好的替代方案。在這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時代,每個人都應該為構建一个更加公平正義的世界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。否則,等待我們的恐怕只有政治動盪和戰爭的深淵。
Insight
- 人是社會存在的基礎,而人的本質絕對不只有財富的面相:越是純粹的經濟學模型越偏離現實。跨領域不是目的而是現實的體現。
- 與生命週期投資法相呼應,時間是難以認識與掌控的維度:針對橫跨時間軸的財富指標的平等可能乍看之下顯得違反常識。而未來的不確定性使得準確的估算無法達成。
- 適度的財富不平等有其存在必要,然而其不平等的程度也有其邊界限制:越過邊界的代價就是政治動盪和戰爭衝突。而維繫的方法則包括知識傳播和技術進步與制定相關政策制度。
Call to action
- 傳播知識
- 提升技術